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

關於我們

關於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
About the Association of Culture Environmenr Reform

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是一非營利組織的民間團體,成立於1998年。最初成立目的在於保存華山酒廠作為藝文發展的空間,由一群視覺藝術、表演藝術、建築景觀、電影創作、藝術教育等資深工作者發起並組成。1999-2003期間,環改會經營管理華山藝文特區,使華山藝文特區成為前衛實驗藝術的試鍊場。
2003年底,環改會卸下經營管理華山的任務後,協會的工作重心,除了仍持續監督華山未來的使用定位,亦將致力關照其它文化空間的再造;運用過去積累的經驗,並透過與國際的積極合作,專注於台灣文化空間的議題,以追求更廣泛之都市再生與創意文化的實踐意涵。另外,也持續關心整體文化政策的走向,以及文化消費市場之趨勢,期待台灣的藝術文化環境能夠朝向更多元創新的方向前進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「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」大事紀
1997.06 發現華山,開始連署,展開爭取
1997.07 「華山藝文特區促進會」籌備
1997.09 向立院正式遞交「爭取華山」陳情書
1997.12 金枝演社演出發生導演王榮裕被警方拘留事件,促使華山之管理權移交省文化處,並成立「華山籌委會」,藝文活動就此開始於華山活絡展開
1998.10 正式成立「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」(簡稱「環改會」),黃海鳴當選第一屆理事長
1998.11 「台北、藝術、家」藝術界串聯展演守夜,陳水扁及馬英九均粉墨登場表示支持華山
1999.01 省文化處正式委託環改會實際負責華山藝文特區營運管理之業務,自辦或接受申請各式的展演活動。主要目標在於清理環境及基礎設施的建立,並且推廣園區的各式展演活動,及其實驗的特性
2001.07 張鶴金當選理事長
2001 引進「貓頭鷹親子圖書館」
2002.06 「火鼓會事件」讓華山陷於搖頭丸的疑雲。事後查證並無證據證實為搖頭派對。
2002.07 引進陳明章主持的「華山音樂館」
2002.11 蕭麗虹當選理事長
2003.10 身聲演譯社以全裸的方式演出遭警方以妨害風化罪嫌函送地檢署,引起「藝術?色情?」的討論,之後因台北市長及文化局長基於尊重藝術的態度而圓滿落幕。
2003.11 退出華山經營權,於11/15舉辦「返華山‧關鍵時刻:創藝宣言」的畢業式,此五年間共有3,500場各類型的展演活動在華山發生。之後環改協會轉型為文化政策監督和整體藝術文化環境推動的角色
2004.10 舉辦「創意文化與都市再生—英國與台灣之專業對談」研討會
發起「牽手護華山」活動,反對「新台灣藝文之星」計畫
2005.01 劉維公當選理事長
2005.01~12 1.「博物館文化產品藝術創作計畫」
2.「民眾博物館文化消費研究調查」
3.舉辦全國性「民間文化會議」
2006.05 1.「華山文化園區引入文化創意產業整體規劃案」
2.「民眾博物館文化消費研究調查」
3.「公共空間藝術再造計劃案」
4.「創意生活產業群聚推動作法研析」
5.「文化產業人力資源開發與輔導計畫」平台(包含「藝企結合」、「設計與企業—華碩/硫園企業參訪」兩場工作坊)
2007.01 劉維公續任理事長
2007.01~12 1.持續進行「文化產業人力資源開發與輔導計畫」網站
2.舉辦「2007創意嘉年華—KUSO西門町 創意HIGH翻天」,並於9月底至11月連續十週持續辦理之活動擔任協辦單位
3.舉辦「文創午茶—創意市集高峰會」
4.舉辦華山藝夢系列論壇「風華再現—華山願景交流」
5.「台北市95年文化指標調查」
6.「台灣主題設計元素研究解讀-當代生活風格元素研究」
7.「台北市文化指標變遷趨勢分析」
8.「文創意產業發展計畫—規劃設置創意文化園區
2008 1.台北市政府文化局「文化創意產業人才與資訊交流平台計畫」
2.「台灣設計產業翱翔計畫—辦理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況相關研究」,經濟部工業局委託。
3. 「文化及觀光部組織調整規劃研究」,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。

2009.3 黃中宇當選理事長